什麼是貓傳腹(FIP)?
**貓傳染性腹膜炎(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,簡稱 FIP)是一種由貓冠狀病毒(Feline Coronavirus,FCoV)**引發的致命性全身性炎症疾病。FCoV 廣泛存在於貓群中,特別是在多貓家庭、收容所或繁殖場內常見,通常僅造成輕微的腸胃道症狀(如腹瀉或輕度不適)。然而,約有 5–10% 感染 FCoV 的貓會出現病毒突變,產生致病力更強的突變病毒——貓傳腹病毒(FIPV)。FIPV 能穿透腸道屏障,在體內引發強烈免疫反應與血管炎,最終導致貓傳腹的發生。
發病機制
FIPV 進入體內後,被免疫系統誤認為抗原,誘發免疫複合物沉積於血管周圍,引起嚴重炎症反應與滲出,導致腹水、胸水、器官肉芽腫、眼部與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等問題。
發病率與死亡率
根據 Pedersen 教授於 2009 年發表在《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》的綜述,FIP 雖然在感染 FCoV 的貓中發病率偏低,但一旦確診且未經治療,其死亡率幾乎達到 100%。
臨床表現
FIP 的症狀依受影響器官與炎症程度而異,常見包括:
持續高燒(對抗生素無效)
精神不振、食慾不佳、體重減輕
腹部膨大(腹水)、呼吸困難(胸水)
黃疸、貧血
眼部症狀:葡萄膜炎、虹膜變色、視力下降
神經症狀:步態異常、抽搐、癱瘓、癲癇發作等
類型分類
根據是否有滲出液與病灶位置,FIP 可分為下列幾種:
1. 濕性 FIP(Wet / 滲出型)
最常見,特徵為腹腔或胸腔有粘稠、蛋白含量高的黃色液體。
2. 乾性 FIP(Dry / 非滲出型)
無明顯液體積聚,伴隨肝、腎或淋巴結肉芽腫,常見眼部或神經症狀,診斷困難。
3. 神經型 FIP(Neurological FIP)
表現為共濟失調、癲癇、意識混亂、行為異常等。
4. 眼型 FIP(Ocular FIP)
專攻眼部結構,出現前葡萄膜炎、虹膜炎、視網膜炎等症狀。
實際臨床中,常見混合型 FIP,即多系統同時受影響。
治療進展
FIP 曾長期被視為「絕症」,直至 2019 年 GS-441524 的問世,帶來全新治療希望。
藥理機制
GS-441524 為腺苷類核苷類似物,能有效抑制病毒 RNA 聚合酶,阻止 FIPV 的複製。
臨床研究
由 Pedersen 教授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進行的臨床試驗顯示,治癒率達 80–85%,早期介入療效最佳。
藥品代表:
NeoFipronis®
NeoFipronis®(通用名:Pronidesivir)為全球首批正式批准的 GS-441524 口服片劑,適用於:
濕性與乾性 FIP
神經型與眼型 FIP(可使用更高劑量)
推薦劑量:
標準劑量: 15 mg/kg/天,連續 84 天
神經/眼型劑量: 20–30 mg/kg/天
治療期間應密切監測白球比、fsAA、體重、總蛋白等生化指標。
預防建議
儘管目前尚無公認有效疫苗,以下措施可降低 FIP 發病風險:
控制 FCoV 傳播: 定期清潔與消毒貓砂盆、貓舍
減少應激源: 避免頻繁新增貓咪
控制群體密度: 避免擁擠,分區隔離感染貓隻
增強免疫力: 均衡營養、定期驅蟲與疫苗接種
高風險篩檢: 對繁殖場、收容所等定期進行 PCR 或抗體檢測
根據歐洲貓科醫學會(ESFM)建議,目前 FIP 疫苗 並非標準預防手段。
小結
隨著 GS-441524 類藥物(如 NeoFipronis®)的推出,貓傳腹已從絕症邁入可治療時代。早發現、早診斷並進行規範化療程,是治癒的關鍵。
如您懷疑愛貓可能感染 FIP,請儘速就醫,並尋求具經驗之獸醫師進行全面檢查與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