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型FIP(Effusive FIP):一种典型而致命的猫传腹表现

猫传染性腹膜炎(FIP,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) 是由猫冠状病毒(FCoV)变异株引起的致死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。根据 Pedersen 教授的研究,FIP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:湿型(effusive)和干型(non-effusive)【Pedersen, 2009】。

其中,湿型FIP是最常见的类型,约占全部FIP病例的60%-70%。本类型以严重的血管炎导致渗出液积聚为特征。



一、发病机制

湿型FIP的核心病理过程是:

  • FCoV在体内突变为FIPV后,引发强烈的免疫介导性炎症反应

  • 炎症主要影响腹膜、胸膜等血管丰富的组织,导致血管通透性升高

  • 血浆蛋白和液体大量渗出,形成高蛋白性腹水或胸水【Kipar & Meli, 2014】。



二、临床症状

患有湿型FIP的猫表现出典型的渗出积液相关症状,包括:

  • 腹腔积液:腹围膨大,触诊波动感明显;

  • 胸腔积液:气促、呼吸困难,严重时无法平卧;

  • 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

  • 高烧不退(对抗生素无效);

  • 黄疸贫血

  • 毛发无光泽,精神萎靡


积液常呈黄色、黏稠、高蛋白,Rivalta试验多呈阳性,是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【Felten & Hartmann, 2019】。



三、诊断要点

湿型FIP的诊断结合以下几点:

  1. 临床症状:典型的腹水或胸水;

  2. 实验室指标

    • 白球比(A:G)下降(<0.4)

    • α1-酸性糖蛋白(AGP)升高

    • FSαA水平升高


  3. 腹水/胸水分析

    • 外观黄且黏稠

    • 蛋白质浓度高(>35 g/L)

    • Rivalta试验阳性


  4. 病毒检测

    • PCR检测积液中的FCoV RNA,特异性高



四、治疗方案

湿型FIP在过去被视为致命,但近年研究表明,GS-441524(如NeoFipronis®)的使用大幅提高了生存率。

  • 推荐剂量:15 mg/kg/天,连续84天;

  • 治疗目标:积液逐步吸收、体重回升、炎症指标恢复正常;

  • 疗程中需密切监测白球比、体温、fsAA、体重变化。


Pedersen等人的研究显示,GS-441524治疗湿型FIP的有效率达80–85%【Pedersen NC, 2019】。



五、预后

若能在早期确诊并开始治疗,湿型FIP的治疗效果远优于干型或神经型。治疗成功的猫通常在2–4周内腹水消失、精神食欲恢复,但仍建议完成足疗程。



参考文献

  • Pedersen NC. (2009). A review of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 infection: 1963–2008. J Feline Med Surg; 11(4):225–258.

  • Kipar A, Meli ML. (2014).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: still an enigma? Vet Pathol; 51(2):505–526.

  • Felten S, Hartmann K. (2019). Diagnosis of 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: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. Viruses; 11(11):1068.